HR FLAC | 48kHz/24bit
专辑名称: 六人团专辑 (L’Album des Six) – 20世纪初法国先锋派作曲家音乐
创作艺人: [Corinna Simon]
音乐流派: 古典
发行公司: Sony Classical
发行时间: 2019-06-26
曲目数量: 1碟 28首
官方价格: 128.00 [会员免费下载]
专辑语言: 法语 [AI检测]
曲目介绍:
Prélude in A Major
Romance sans paroles, Op. 21
Sarabande, H.26
Mazurka
Valse, FP 17
Pastorale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I. Souplement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II. Vif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III. Très lent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IV. Légérement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V. Lent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Vi. Rythmique
Sept piéces brèves, H.25: VII. Violent
Le printemps, Book I, Op. 25: I. Modéré
Le printemps, Book I, Op. 25: II. Souple
Le printemps, Book I, Op. 25: III. Doucement
Improvisation in A Minor à Georges Auric, FP 63, No. 5
Mélancolie, FP 105
Novelette No. 3 in E Minor, FP 173, No. 3
Trois Pastorales à Darius Milhaud: I. Vif et rude
Trois Pastorales à Darius Milhaud: II. Modérément animé et dans un sentiment très calme
Trois Pastorales à Darius Milhaud: III. Très vif et très net
Impromptu for Piano
Partita for Piano: I. Perpetuum mobile
Partita for Piano: II. Notturno
Partita for Piano: III. Allegramente
Rêverie
Romance for Piano
详细介绍:
专辑简介:
钢琴家科琳娜·西蒙 (Corinna Simon)于2019年6月21日发布的专辑收录了20世纪法国六人团的钢琴作品,六人团分别是路易·迪雷(Louis Durey)、阿尔蒂尔·奥涅格(Arthur Honegger)、达律斯·米约(Darius Milhaud)、热尔梅娜·塔勒费尔(女) (Germaine Tailleferre)、弗朗西斯·普朗克(Francis Poulenc)以及乔治·奥里克(Georges Auric)。这六位作曲家对20世纪古典音乐带来的贡献难以磨灭。
艺术家简介:
科琳娜·西蒙 (Corinna Simon)出生于柏林。 五岁时,她开始学习钢琴。 十二岁时,她被柏林著名的音乐学院“Julius Stern Institut”录取。
从1978年开始,她在柏林的“Hochschule der Künste”随教授Ingeborg Wunder教授学习钢琴,之后在慕尼黑的“HochschulefürMusikund Theatre”随教授Ludwig Hoffmann学习钢琴。 在此期间,她参加了由György Sebök,Maria Curcio,Halina Czerny-Stefanska,Malcolm Frager和Karlheinz Kämmerling授课的大师班。
作曲家简介:
六人团,指二十世纪前期法国六位作曲家,即奥里克、迪雷、奥涅格、米约、普朗克、塔勒费尔。初由法国音乐评论家科莱于1920年提出。六人共奉萨蒂为宗师,在创作上反对印象派捉摸不定的笔触,提倡简洁、鲜明的风格,并间有复古倾向。
路易·迪雷(法语:Louis Durey,1888年5月27日-1979年7月3日),法国作曲家,六人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,后来加入共产党,创作了不少政治性明显的音乐,包括以毛泽东、胡志明等人的诗歌作品为词的声乐作品。代表作有音乐戏剧《犹滴》,康塔塔《长征》,声乐套曲《动物寓言》。
弗朗西斯·普朗克(Francis Poulenc, 1899-1963)是作曲家、钢琴家。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, 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,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。1920年成为法国“六人团”的成员。1924年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《母鹿》,名声大振。
米约(Darius Milhaud,1892-1974), 法国作曲家。生于犹太富商家庭。学于巴黎音乐学院。1917-1918年受聘为法国驻巴西大使的私人秘书。1940年移居美国。1947年返法,轮流执教巴黎音乐学院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尔斯学院。创作上不拘成法,不断试验种种新的作曲手法,以多调性为其主要特点,与奥涅格等同为“六人团”的成员,三十年代后期曾参加反法西斯的“人民音乐同盟”。米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,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法国作曲家。其代表有《克利斯多弗-哥伦布》、《迷途的羔羊》、《有罪的母亲》等等。
阿尔蒂尔·奥涅格(瑞士人)(Arthur Honegger, 1892-1955),法国“六人团”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《太平洋231号》和清唱剧《大卫王》的成功而享誉世界乐坛的。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,结构、和声、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,《大卫王》(1921)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。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,具有清唱剧与歌剧的二重特征,音乐带有18世纪古典风格。
奥里克 G.Georges Auric (1899~1983) 法国作曲家。1899年 2月15日生于洛代沃,1983年7月23日卒于巴黎。早年在蒙彼利埃音乐学院学习,1913年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对位法和赋格。1914~1916年进圣歌学院从V.丹第学作曲。在此期间接触了E.萨蒂、D.米约、A.奥涅格等人,成为法国“六人团”中最年轻的成员。他们的共同原则是:既反对表现主义,又反对印象主义,要求恢复旋律、织体、曲式的清晰性。
热尔梅娜·塔耶芙尔(女) (Germaine Tailleferre, 1892-1983),法国女作曲家,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成员。姓氏原作Taillefesse,因为与不支持自己学音乐的父亲抗争,她将姓氏改为Tailleferre。从母亲学习钢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。在漫长的一生中,她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。但是在她的两次婚姻中,她的丈夫都阻挠她作曲,令她的音乐灵感大打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