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R DSD64 | 2.8MHz/1bit
专辑名称: 门德尔松:第四交响曲“意大利”·第五交响曲“宗教改革”
创作艺人: [明希 Munch]
音乐流派: RCA 永恒系列(SACD)
发行时间: 2024-04-01 11:20:20
音乐风格: RCA 永恒系列(SACD)
曲目介绍:
Symphonies No.4 in A,Op.90 “Italian”
01. Allegro vivace
02. Andante con moto
03. Con moto moderato
04. Saltarello: Presto
Symphonies No.5 in D,Op.107 “Reformation”
05. Andante; Allegro con fuoco
06. Allegro vivace
07. Andante
08. Chorale (“Ein’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”): Andante con moto;Allegro vivace
09. Octet in E-Flat, Op. 20 – Scherzo: Allegro leggierissimo
详细介绍:
☆RCA立体声系列演录俱佳录音典范!
☆发烧友众口绝赞永不落幕之发烧极品!
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“意大利”
A大调 《第四交响曲“意大利”》,作于1831~1833年,1833年5月13日由伦敦爱乐协会首演,门德尔松亲自指挥。这部作品是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,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,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“意大利交响曲”。
作品包括四个乐章:
第一乐章,活泼的快板。评论家认为开头木管的表达就象意大利明媚的阳光,而小提琴象在召唤人们去探险。随着乐章的展开,人们仿佛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丽的国土。这个乐章,门德尔松充满信心,他说他自己“觉得象个青年王子”。
第二乐章,行板。这个乐章又称“朝圣进行曲”,据说是门德尔松在拿波里街上看到宗教行列后产生的乐思。
第三乐章,优雅的中板。这个优雅的乐章更接近于18世纪的小步舞曲。
第四乐章,萨塔列罗,急板。萨塔列罗是一种古老的意大利舞曲形式,这个乐章表达的是罗马狂欢节的喧闹场面。乐章的结尾,寻欢作乐的人们似乎四散逝去,但眼看要远去时却又高潮迭起,效果非常强烈。
门德尔松的第五交响曲“宗教改革”
d小调,Op.107,作于1830~1832年,预定1830年6月25日宗教改革300年纪念首演,因天主教会抗议而中止庆祝活动,后延迟于1832年春,门德尔松自己指挥在柏林合唱研究会首演。宗教改革是由马丁·路德所领导的回归“因信称义”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改革。马丁·路德,德国萨克森州人,曾任天主教圣职,威登堡大学教授。1517年起对天主教非法敛财提出严厉指责,他在瓦德堡完成了新约圣经的德译本,使平信徒可以看懂圣经,坚持“人人皆祭司”。1523年公布新教礼拜次序,确立新教,形成基督教内新旧教相对立的状态。
乐曲共4个乐章:
第一乐章,奏鸣曲式,序奏为行板,D大调,开头的庄严旋律为《德累斯顿·阿门》的著名乐句。《德累斯顿·阿门》是17世纪左右始,德累斯顿宫廷教会启用的一种特殊“阿门”,目前已普遍为世界各地所唱的赞美歌所采用。序奏以此动机为基础构成,充满神圣的气氛。主部为热烈的快板,d小调,亦为序奏的发展。第一主题先有力地奏出,第二主题予以辅助,这两个主题以华丽的姿态发展。序奏片断出现后进人再现部,两个主题反复。
第二乐章,活泼的快板,降B大调,三段体,快速的谐谑曲。轻快的主旋律先以舞蹈般明亮的形态向前推进,经过优美的中段再回复主旋律。
第三乐章,g小调,二段体,以抒情旋律为中心构成,充满宁静的气氛。因这个乐章短小,与第四乐章不间断演奏,故也可观为第四乐章的序奏。
第四乐章,序奏为流畅的行板,G大调,以马丁·路德为新教礼拜所作的《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》(Ein’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)旋律为中心。主部以自由形式、活泼的快板、D大调开始,转为庄严的快板。庄严的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出现赋格的第二主题,在发展中对位运用得极为出色。